01、病例一:病史摘要
女,39岁,无明显不适,偶尔月经不规律,于2025年5月24日来我中心体检。
02、盆腔MR平扫+弥散图像
展开剩余86%3、影像诊断
图像所见:膀胱充盈良好,壁不厚;子宫中央可见与结合带信号相似分隔影,宫颈部信号正常,周围脂肪间隙清楚;左侧附件区可见类圆形囊性信号,直径约2.6cm;直肠未见局限性增厚;盆腔内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。DWI未见弥散受限信号。盆腔可见少许液体影。
诊断意见:
1、纵隔子宫。
2、左侧附件区生理性囊肿。
3、盆腔少许积液。
04、病例二:病史摘要
女,34岁,于2025年7月31日来我中心常规体检,既往无不适。
05、MR平扫+弥散图像
06、影像诊断
图像所见:膀胱充盈良好,壁不厚;子宫腔中央可见分隔影,宫颈部可见多发类圆形囊性信号,较大者直径约6mm,周围脂肪间隙清楚;左侧附件区可见类圆形囊性信号,直径约2cm;直肠未见局限性增厚;盆腔内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。左侧臀部外侧皮下可见等T1长T2结节影,边界清楚,大小约2.3×1.2cm,DWI呈高信号。
诊断意见:
1、考虑纵隔子宫。
2、宫颈部多发囊肿。
3、左侧附件区生理性囊肿。
4、左侧臀部外侧皮下结节,考虑血管瘤可能,请结合B超检查。
01、纵隔子宫
纵隔子宫是子宫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。
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两侧副中肾管融合后,中隔吸收的某一过程受阻,使中隔完全或部分未吸收,即形成不同程度的子宫纵隔,将子宫腔分为两半,是最常见的子宫发育异常,常伴有阴道纵隔。纵隔子宫时子宫外形、轮廓可完全正常。
纵隔子宫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子宫畸形,常分为2类:
① 不全纵隔子宫:是指纵隔末端终止在宫颈内口以上,将子宫腔部分隔开,下端留出了通道,两边的子宫腔可互通有无。
② 完全纵隔子宫:是指纵隔下端达到或者超过宫颈内口水平,将子宫腔完全隔开,宫腔被一分为二不得往来,有的完全纵隔的隔墙一直会延续到阴道口。
02、纵隔子宫的影响
1、影响受孕
这道额外的纵隔可能会改变子宫腔的正常形态和容积,使得受精卵难以顺利着床。有研究表明,纵隔子宫女性的不孕发生率相对正常女性有所升高。
2、增加流产风险
即使受精卵成功着床,在后续的孕期,纵隔子宫也可能是个“麻烦制造者”。由于纵隔处的内膜发育可能不完善,血液供应相对不足,无法为胚胎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,容易导致孕早期流产。此外,在孕中晚期,还可能引发早产、胎位异常等问题。
03、纵隔子宫的检查方法
1、超声检查
超声检查是一种快速、简单、经济并且没有放射的检查手段,可作为评估宫腔的初步诊断。
2、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
这是诊断子宫纵隔的主要方法。进行检查时造影剂按子宫腔形态充盈,可清晰地显示出各种类型的子宫纵隔。合并双阴道、双宫颈、完全子宫纵隔时应将造影剂分别注入两侧宫腔。
3、磁共振成像
磁共振成像(MRI)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、矢状面、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,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,不需注射造影剂,无电离辐射,对机体无不良影响。由于纵隔和双角子宫底部轮廓不同,常用MRI作为非损伤性鉴别技术。
4、宫腔镜检查
近年来,宫腔镜在临床的应用与普及,实现了对子宫腔内病变和结构异常的直视诊断。宫腔镜能够直接观察子宫腔内解剖学变异,具有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。
5、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
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是在直视观察子宫腔的同时,对子宫外形结构和轮廓特征进行同步检查。
04、发现纵隔子宫该怎么办?
1、定期复查
如果没有任何症状,月经正常,也能顺利怀孕分娩,定期进行妇科检查,密切关注子宫情况就好。
2、手术治疗
要是因为纵隔子宫出现了不孕、反复流产等问题,就需要积极治疗。目前,宫腔镜下纵隔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,这是一种微创手术,创伤小、恢复快,医生通过宫腔镜在直视下将纵隔切除,让子宫恢复正常形态,为胚胎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。
05、先天性子宫畸形分型
发布于:陕西省国元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